`
mqzhuang
  • 浏览: 185546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杭州
文章分类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阅读更多

 

         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多少的测试才是足够的呢?我想要是没有标准,做再多的测试也是不够的,在测试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要有个折中,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重点,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要分工合作,发挥各自的优势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对开发人员来说,对代码相对更熟悉一些,虽然在项目开发中有不同的分工,开发在测试出一个 bug 并修复的成本比测试人员测试出一个 bug 并报告给开发去修复要低得多,所以我们提倡开发人员做尽量多的测试,尽量把 bug 消灭在萌芽中,听说在 google 中的开发 / 测试 =10:1 ,不知道是否属实,他们的开发人员要做很多测试的工作,开发人员提交给测试人员的代码是要保证一定质量的,不然测试人员是不会接收的。又听说微软的开发 / 测试 =1:1 ,他们的测试要为开发做许多事情。一般的软件公司一般不会像 google 或是微软那样极端,可能介于二者之间,我们公司的开发,测试比例大约是 4:1

 

         无论是开发,测试的比例是多少,目的都只有一个,就是把软件整稳定,并不需要分得太清楚开发为测试做测试,或是测试为开发写代码。开发和测试在项目开发过程 中是相辅相成的,开发在写好代码的同时尽量多做测试,做深入的测试,对不确定,不放心的模块多做测试,而测试人员尽量能对系统做全面的测试考虑,不放过任 何一个功能点。我的观点就是,开发深入测试的同时兼顾全面,测试在全面测试的同时兼顾深入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无论是开发或是测试,项目时间都是很紧张的,交流不畅将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,特别是开发和测试泾渭分明的公司中,交流显得特别重要,测试如何给开发描述遇到 的问题,怎样向开发询问一些实现的技术细节,开发如何向测试询问测试场景细节,解释技术实现细节,这里面设计到不少的交流细节和艺术。我的观点就是交流必 须及时,当发现了问题,请尽快找到能解答这个问题的人询问,无论是直接去找他或是马上拿起电话拨通对方的号码,立即行动,即使问了个白痴的问题又何妨,大 家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过来的嘛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大家每天都很忙,真的很忙,开发忙着修 bug , 测试忙着测试,那我们什么时候思考呢,任何时候都可以思考,任何时候做事都要先思考,无论是开发或是测试遇到问题,都要首先多问几个为什么,试图通过自己 的独立思考解决,不光要知道怎么做,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样重要。比如我以前一直认为在项目开发中随便一点,开放一点好,为什么要遵循那么多繁琐的项目开发流 程呢,每个项目组都有自己的特点,也未必见得那种开发模式完全适合自己的开发团队。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,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比较自由,提交未 review 的代码,在系统测试中发现的 bug 直接联系相关人员调试修改,不走正规的 bug 上报修复流程,这样查找 bug 或是修复 bug 还真的比较快,但这样却不便于项目管理,所做的事情没有记录备案,谁知道你今天做了什么,谁知道系统以前曾经出现过的这个 bug 是否真的修复了。遵守项目约定的开发测试规则,磨刀不误砍柴工,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每天都要项目例会,每个人都要在例会上回报今天的工作,这也是 scrum 开 发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,如果这个环节组织得好的话,将大大提高项目组成员的交流效率,同时也是展现个人成绩的一个平台,应该好好的利用。我以前不太 注重这个会议,比较随便,自己每天忙死忙活,但缺乏展现,自己做过的,已经做好的,却没有表达出来。所以我逐渐重视日常会议,在会前准备几分钟,整理一下 今天做的事情,在会上表现得积极点。另外暂时做得不过好的地方就是不太习惯做笔记,以后要在工作中养成多记笔记的习惯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最近,经过几个月开发的项目进入全面测试阶段,开发已经在开发的同时做了不少的单元测试和模块压力测试,在系统联调时还算比较顺利的让系统运行起来,我们的测试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黑盒测试,由于他们前期跟开发这边接触得不多,所以测试那边进展比较慢,每天测试不出几个 bug ,没有测试出 bug ,但不代表系统 bug 少,也许只是测试人员暂时还不很熟悉系统,等到系统上线前夕,测试对系统有了更多的了解,会测试出许多严重的 bug ,将导致系统推迟上线。鉴于这个问题,开发这边不是对系统更了解一些吗,于是我最近抽空写了一个系统的压力测试工具,这个工具能测试 T 级别的数据量,千亿级别的操作,数据一致性验证,该工具已经基本能运行,短短一两天,就发现数个 bug ,从而让我们对系统更放心一点,测不出 bug 的系统最让人揪心了。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天,这个压力测试工具将发挥更大的作用,测试出更多的 bug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